全球首輛氫能源智軌電車從湖南株洲發往馬來西亞;直徑16米及以下盾構機裝上國產“心臟”;中非經貿博覽會重啟中非“面對面”交流對話……
湖南省委、省政府聚焦實現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藍圖,堅持把“三個高地”——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、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作為重要任務和關鍵抓手,全省上下真抓實干、攻堅克難,扎實推進產業項目建設,謀劃推進一批標志性工程,奮力把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藍圖變成現實。
先進制造闊步向前
長沙雨花經開區的比亞迪工廠,轎運車滿載一輛輛新車,從廠區魚貫而出,奔向全國各地。借力新能源東風,湖南汽車產業“換道超車”,跑出“加速度”。數據顯示,上半年,全省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增長44.3%,帶動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57.3%。
正值區域競爭你追我趕、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的關口,湖南瞄準先進制造業這個主攻方向,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培育新興產業增長動能。
長沙工程機械裝備海外熱銷,株洲軌道交通駛向全球,長沙自主研發的國產操作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……湖南實施產業發展“萬千百”工程,持續強鏈補鏈延鏈,工程機械、軌道交通、新一代自主安全計算系統等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不斷壯大,電子信息、新能源汽車、現代石化等新興產業加快發展,產業目標均直指萬億級。
今年6月,2023年湖南省重大項目投融資對接會促成609個重大項目達成合作協議,其中18個基礎設施和制造業代表項目現場簽約,金額達580億元?,F場發布4張重大項目清單,先進制造業是重中之重。
湖南制造業加快勢能聚力。上半年,項目建設推進有力,長沙比亞迪新能源汽車、長沙瀏陽先進儲能電池、岳陽乙烯、邵陽基板玻璃等45個省級重點產業項目取得重大進展,全省產業投資同比增長7.3%,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2.8%。如邵陽市依托邵虹特種玻璃、彩虹集團(邵陽)特種玻璃這“兩塊玻璃”,不斷補鏈強鏈延鏈,目前已集聚上下游企業80余家,形成產值近200億元的特種玻璃產業集群。
今年3月以來,湖南大力推進“智賦萬企”行動,以建設智能工位、智能制造產線(車間)、智能制造企業為著力點,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,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,為實體經濟插上智能化“翅膀”。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,上半年,湖南數字經濟同比增長12.6%,新建成智能制造企業199家、智能制造生產車間609個、智能工位3066個。
統計數據顯示,上半年,全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.6%,對規模工業增長貢獻率達88.8%,有力支撐全省經濟穩增長。
科技創新動能激蕩
8月23日,我省“四大實驗室”之一的岳麓山實驗室集聚區農科院片區,工人正抓緊外飾施工。目前,該項目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,各項裝飾及機電安裝工程順利推進,預計年底可交付使用。
同一時間,長沙城北,我省“四個重大科學裝置”之一的大飛機地面動力學試驗平臺已完成滑軌臺架主體、配套住房建設,完成車載模塊合拼試裝。
由“四大實驗室”“四個重大科學裝置”構成的“4+4科創工程”,與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、湘江科學城、長沙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一道,組成了我省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四大標志性工程。
在標志性工程的引領下,三湘大地正加速書寫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新篇章——
新獲批電能高效高質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,我省牽頭建設的全國重點實驗室總數增至9家;
“十大技術攻關項目”緊盯“卡鏈處”、攻克“卡脖子”難題,今年上半年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34項。
近日,鐵建重工自主研制的7.6米主軸承在長沙下線,實現超大直徑主軸承關鍵技術的又一次突破,為直徑16米及以下盾構機提供了國產“心臟”。
主軸承是掘進機的核心關鍵部件,把控著掘進機高安全可靠運行、長壽命穩定工作的“命門”。依托國家科技計劃項目、湖南省十大技術攻關項目、湖南省制造業關鍵產品“揭榜掛帥”項目等重大專項,鐵建重工自主攻克了超大直徑主軸承自主設計理論、精密制造工藝、工況模擬試驗等核心難點技術,打贏超大直徑主軸承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。
世界首臺330kV及以上海上風電平臺用變壓器及電抗器研制成功,國內首家離子注入機自研量產企業在湘誕生,水稻耐極端高低溫等抗逆分子育種技術取得重大突破。更多、更優的研發成果就地轉化成現實生產力,為實現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藍圖提供強勁動能。
作為地區科技創新活躍程度的重要標志,我省新增11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,總數達到42家。全省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.1萬家。1至7月,全省技術合同登記項數超3萬項,同比增長166.21%;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2155.34億元,同比增長九成以上。大企業頂天立地、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企業生態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加速形成。
開放大潮愈發澎湃
“中非經貿博覽會推動中非經貿合作再上新臺階!”6月29日上午,第三屆中國—非洲經貿博覽會在長沙拉開帷幕,重啟中非“面對面”交流對話,馬拉維總統查克維拉在開幕式上說。
當天下午,馬拉維共和國駐長沙總領事館正式開館,馬拉維共和國在中國開設的第一家領事館落地湖南。
湘非經貿闊步前行,湖南開放潮聲愈加激越。2022年,湖南外貿總值沖入“千億美元俱樂部”,今年上半年,湖南進出口首次于上半年突破3300億元,創歷年半年外貿值新高。
湖南如何持續奮勇攀登,站上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?唯有用好改革創新這把“萬能鑰匙”。
省會長沙,被譽為“中國工程機械之都”“智能制造之城”。然而,前期需鋪排大量資金和專業技術團隊,是制約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的一大瓶頸。
湖南自貿試驗區長沙經開區區塊想方設法破解難題。利用自貿試驗區這片改革“試驗田”的優勢,經開區區塊與企業簽訂項目創新合作協議,約定好轉型技術、經濟等指標,提前給予企業資金、政策等支持,既保證政府資金得到有效管控,又打消了企業智能化轉型的顧慮。
大膽創新之下,長沙片區工程機械行業規模從800億元跨越發展到1600億元。長沙經開區區塊的“制造業智能化轉型市場化升級新模式”,成為湖南自貿試驗區首個被國務院要求在全國復制推廣的改革事項。
改革開放平臺成效矚目,“三類500強”紛至沓來。目前,湖南自貿試驗區改革任務實施率達98.3%,制度創新質量已經步入全國自貿試驗區第一方陣。今年前7月,全省各地與92家“三類500強”企業合同簽約投資項目187個,投資總額2601.91億元,同比增長19.9%。
一條條航線、鐵路的延伸,讓湖南走得更遠。8月18日,湘西邊城機場正式通航,“精準扶貧”首倡地邁入航空時代,深山里的湘西瞄準藍天,與世界熱情相擁。
上半年,中歐班列隆隆向北,發運531列;岳陽城陵磯口岸貨船繁忙,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54.7%;湘粵非鐵海聯運直達非洲大陸,發運標箱同比增長249%;懷化連接中老鐵路、對接東盟,鐵海聯運班列翻倍增長;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執飛7條全貨運航線,向著天空,乘風而起。
來源:華聲在線